人們一直把吸煙視為引發癌症的罪魁禍首。隨着肥胖人群不斷增長,英國研究人員預計,肥胖可能取而代之,成為人類、尤其是女性患癌症的頭號誘因。
女性告急
英國癌症專家安德魯·雷內漢博士及其研究小組在30個歐洲國家內統計了超重致癌的人數。
研究人員發現,2002年歐洲30個國家合計大約200萬癌症患者,其中大約7萬人可能因為超重或肥胖而致癌。2008年,這一數字躥升至超過12萬例,接近於翻番。
依性別劃分,新增男性癌症病例中誘因可能與超重或肥胖相關者占3.2%,女性病例中類似情況者占8.6%。
英國《每日郵報》25日引述雷內漢的話報道:“肥胖人數正迅速增加,肥胖今後10年內可能成為女性罹患癌症的頭號誘因。”
衣帶漸緊
一項在德國柏林醫學會議期間發表的類似研究也顯示,歐洲現有大約十分之一新增女性癌症病例與超重或肥胖相關,這一比例是男性的3倍。
英國癌症研究會發布的數據顯示,英國男性的腰圍10年間平均增加3.48厘米,女性的腰圍增加4.35厘米。
雷內漢說,肥胖影響美觀,更有害健康。“人們可以清楚地看到肥胖影響乳腺癌和子宮內膜癌發病率。由肥胖引發這兩種癌症的比例有所增加”。另外,肥胖還可能增加直腸癌的發病率。
專家說,現階段四分之一癌症死亡病例與吸煙相關。隨着吸煙人群逐漸減少,肥胖人數不斷增加,肥胖可能成為頭號致癌誘因。
激素作祟
肥胖增加患癌風險的具體機理尚不明確。研究人員懷疑,這與肥胖導致體內激素水平變化相關。
研究人員說,人體脂肪增加時,身體會産生更多激素,如胰島素和雌激素等,或許有助於腫瘤生長。另外,大腹便便的人腹部堆積大量酸性物質,可能導致胃部、腸道和食道癌變。
不過,另一些研究人員認為,短時間內發胖不會使罹患癌症的幾率猛增,“肥胖不會産生吸煙那樣的嚴重後果”。
盡管觀點不一致,研究人員還是呼籲向肥胖宣戰。雷內漢認為,需要制定幫助公衆保持苗條的新策略。“我們需要探尋生物手段,幫助人們找到遠離肥胖的新途徑,”他說,“僅僅呼籲大衆減肥明顯不起作用。”
相關閱讀: